登录

购物车
  • 首页
  • 课程
  • 扶贫
  • 领券
  • 我的资源
  • 我的合作
  • 我的专家
  • 我的保险
  • 我的收藏
  • 领券中心
  • 优惠劵
  • 订单中心
  • 我的账户
  • 我的收益
  • 个人资料
  • 密码设置
  • 账号绑定
  • 消息中心
  • 我的申请
  • 我的物品
退出登录

医德帮诊所生态服务平台

  • 首页
  • 医疗资源
  • 云诊所
  • 互联网医院
  • 云药房
  • 医疗扶贫
  • 医德帮APP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 登录
  •    
    查看更多
  • 个人中心
    1. 0

      积分

    2. 0.00

      我的账户

    3. 0 张

      优惠券

    4. 已完成订单: 0
    5. 未完成订单: 0
    6. 合作项目   : 0
  • 退出
医德帮客户端 打开
基层医讯

憋屁可能会中毒!这些「屁事」,你不一定知道!

12-25 0 评论 15 点赞

头图一.gif

来源:好大夫在线

审稿医生:郑丽华医生

回忆一下,在狭小的电梯间,在安静的会议室,在男神/女神的旁边,在挤满了人的公交车/地铁上,那一丝丝不小心跑出来的气体给你制造了多少尴尬和黑历史。有的屁很响,一鸣惊人,有的屁很臭,让人“神魂颠倒”。同样都是屁,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?

屁是怎么来的?

产屁的“原料”,其实都是你自己吃进去的。屁的一部分,是喝可乐、雪碧、啤酒这种带气的饮料时,或者吃饭吞咽时都会吃进去一些气体,总是边吃饭边说话的,有没有发现你的屁会变多。

另一部分是你吃的食物,在肠道里进行消化时分解出来的气体。肠道里的气体往下走,从“菊花”里出去,就成了屁。

屁多,要注意! 

正常人每天都会排气 5~15 次,平均每天要放 14 个屁,总排气量约为 470~1500 毫升,相当于 1~3 瓶可乐。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还要多?所以,当屁悄悄释放时,不要极力撇清关系——绝对不是我放的!
可能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“菊花”已经暗戳戳地排出了「生化毒气」。

如果比这个数量还多,你自己就要检讨一下,是不是干了这几件事:

1、吃太多产气的食物吃了过多的薯类、蛋白质、洋葱、豆制品,放屁多就会是必然的。

2、 边吃饭边说话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,边吃边说话,或爱嚼口香糖,会吞进去很多空气,建议养成细嚼慢咽和食不言的好习惯吧。

3、消化道疾病胃肠蠕动功能不好、肠道菌群失调、患溃疡性结肠炎、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时放屁也会增多,有困扰的最好去找医生看看。

 屁少,不是好事!

屁多同学在检讨,屁少同学是不是嘚瑟了?

其实你们更危险!
长时间放不出屁往往会引起腹胀,说明人体可能有严重的问题。
如:肠梗阻、肠扭转,或肠麻痹等,肠道的某一段堵了,屁想出都出不去。一旦出现肠梗阻的典型表现“腹痛、呕吐、腹胀、肛门无排便排气“,要立即停止进食,及时就诊。

 老放响屁,咋回事?

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:当屁量小的时候动静一般也小,如果屁量太大,那声音如带了扩音器一般,仿佛向全世界宣布:此刻,你放了一个屁!

屁的响声取决于肠道的压力、气流速度及肛门括约肌的松紧程度,如果肛门括约肌越紧张,导致屁冲出来的缝隙越小,那么不好意思,这个屁的动静可能会有点大。如果你今天吃了太多淀粉或蛋白质等产气的食物,千万别尝试憋住大屁!憋屁的的时候,腹部的肌肉用力,肠道内的压力会升高,会导致这个屁的“冲劲”更大,“小菊花”一收缩变小,但是又没来得及完全关闭,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,就会出现一股高频气流.......咳咳.......下面的声音请自行脑补.......。

这些食物容易放臭屁!

屁,是食物经过肠道的时候,被大肠里的细菌缠住,强制分解出的一些有味道的气体。屁中的成分较多,主要有氮气、氢气、氧气、二氧化碳和甲烷,而这些主要的气体并不会让屁有臭味,最常见的臭味来源是硫化氢。因此,富含硫的食物吃多了,就会放臭屁,这类食物包括:肉(如猪牛的红肉等)、蛋、洋葱、甘蓝、西兰花、大蒜等。

这些食物吃多了,还妄想做小仙女,不可能的。万一再有点便秘问题,食物残渣在肠道里的时间越长,积累的含硫化物越多,屁味越重。

憋屁可能会中毒

屁,和大小便一样,都是人体的排泄物。

经常碍于面子,夹着屁屁不放,大量的废气堆积在肠道,不仅会增加胃肠道压力,引起腹胀,同时屁中的有害成分(如:氮、氨气、硫化氢等)会被肠道黏膜重新吸收入血,可能引起头晕目眩、消化不良、精神不振等慢性中毒的症状。

所以,不要过度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放屁。

如果可以,请一定要找个没人的地方认真放屁。

如果您想看更多更好的内容,欢迎来医德帮app。

一个专门为基层医生打造的经营平台,诊所经营理念,医学独到分享,...一切优质内容尽在医德帮app。

尾图一.png

(免责声明 本文内容来源于好大夫在线,审稿医生郑丽华医生,由医德帮整理。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,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,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。)

※仅供基层医疗卫生人士参考

收起

分享

点赞

分享

友情链接

  • 基层卫生能力建设平台
  • 双卫网
  •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
  • 云诊所
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| 用户分布| 全国服务电话:400-865-1166 微信号:yidebang618 QQ群:536527624 全国QQ企业账号:4008651166
Copyright © 2015-2020 明医众禾科技(北京)有限责任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京B2-20171187  京ICP备15051865号-5 (京)网械平台备字(2019)第00010号   

 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1360号

Powered by医德帮诊所生态服务平台

关注微信

  •  返回顶部
  •   0
  •  在线咨询
  •  扫描下载

    下载医德帮app

  •  返回顶部
  • 首页

  • 课程

  • 扶贫

  • 领券